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,福建省厦门市中华街道充分尊重民意民愿,推行“234+N自治”模式(建立两项会议,设立三个常设组织,成立四个自治主体以及N个居民自治小组),给予群众话语建议权、决策知情权、参与监督权,让群众共同参与美好家园的规划、建设和管理,倾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幸福家园。
“调动群众积极性,自己干自己的事是美好家园建设的源头活水。”中华街道党工委书记吴成灶说。
街道充分尊重民意,建立了“社区大党委”“居民议事两项会议”两种议事制度,使居民的事情居民议、居民的矛盾居民调。
70岁的镇海社区居民陈民说,第一次开会,是给这个无物业小区取名,大家热烈讨论,最后居民议事会议拍板,小区有了名字——金色梦想小区。
“这事让我真的相信,社区的事,我们可以自己做主,政府不再‘大包大揽’、事事‘出头’。”陈民说。
截至目前,6个社区共召开300多场议事会议,居民间也相互熟稔起来。他们一起清理半山腰中的垃圾死角,就近为邻居提供免费优质服务,整修建成半山休闲亭,将破旧小区过道改造建成“话仙长廊”,聚集乘凉,泡茶聊天,一派和谐。
不过,放权并不等于撒手不管。在让居民成为主人翁的同时,中华街道探索长效机制,设立社区党委、居委会、工作站三个常设组织。
作为全省首个居站分设的社区,镇海社区由70名居民民主推荐,分别成立居委会和工作站。“工作站专门处理社区行政事务,这样有利于居委会有更多精力和时间深入群众,解决群众困难。”社区居委会书记苏江圳说。
镇海路39号是厦门最早的安置房之一,没有正规物业管理,技防门破损严重,多次遭到小偷光顾,一直无人牵头解决。接到居民的意见后,社区的两名网格员立即到住户中发放技防门品牌选择意见表,大家会议举手表决。很快,居民家中就安上了坚实牢固的技防门。
“只有取信于民,服务于民,群众路线活动才能见实效。”苏江圳说,镇海社区正在积极组织成立社区发展协会,这个具有独立法人的群众自治社会组织成立后,将建立社区公共账户用于群众资金托管,保证社区公共费用使用公正、公开。
每个周末,养狗爱好者交流活动都会在六个社区轮流举行,居民们现场交流养狗经,约定遛狗场地、时间及主动清理粪便等公约。
这是中华街道充分运用、依托N家社会组织进行治理创新的一个缩影。
街道在提供办公场地、设备等硬件条件的基础上,通过项目化运作、政府购买服务、以奖代补等方式,先后引进曙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、安安代劳义工服务等,促进邻里互助互动,让居民生活更加和谐幸福。
此外,街道还成立了辖内单位党组织、业委会、楼院党小组、楼院居民自治互助小组等四个居民自治主体,充分调动共建热情,群策群议解决社区监控安装共享、交通疏导、垃圾清理、休闲设施建设等问题。
省军区招待所花费近60万元改造易滑坡路段,无偿拆除近30平方米店面建设24小时自助图书馆;市民防局投入近500万元,建设“防空防灾科普防空洞”;石泉干休所投资近200万元,美化小区环境……(福建日报记者 邓婕 林世雄 通讯员 张志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