廉政文学 廉政书画 廉政漫画 廉政史鉴 闽东历史廉洁人物荟 文化之约

编户植榕 泽被千年

 来源:新华每日电讯   浏览次数:   2018-06-22   字体大小:[大][中][小]

  行走在有福之州,总能看到一株株绿荫如盖的榕树。

  福州冠予榕城之称,由来已久。北宋文学家、地理学家乐史所撰的《太平寰宇记》记载:“榕……其大十围,凌冬不凋,郡城中独盛,故号榕城”。

  在福州市杨桥西路与江滨西大道的交叉口,一座高3.8米的雕塑默然伫立在金牛山公园对面,雕像左手向上托起,右手荷锄,头顶榕树,仰望长空,仿佛托起一个绿色之城。

  雕塑上的这位名人,便是宋代福州太守张伯玉。

  张伯玉,宋真宗咸平六年(1003年)生于福建建安(今建瓯)。仁宗天圣二年(1024年)登进士第,后又登书判拔萃科,一生刚介有守,文才甚高,继胡瑗、王逢、张刍之后主持儒学。庆历四年(1044年)范仲淹以其敢言清节,向朝廷推荐,得举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。嘉佑八年(1063年)四月,以度支郎中知越州。宋治平二年(1065年),62岁的张伯玉自越州知府任上移至福州。

  福州内河水系发达,又属滨海城市。当时,城内居民饱受旱涝之苦,再加上南方夏季炎热,百姓因此患病者众多。张伯玉上任后,为官清廉,勤政爱民,目睹民生疾苦,深感同情。经调查,发现榕树根系发达,既可以涵养水源,又可以抵御自然灾害,美化环境,荫泽后人,适合福州的地理环境。于是,制定了“编户植榕”政策,发动19.7万户福州市民种植榕树:“令通衢编户浚沟六尺,外植榕为樾,岁暮不凋”。

  榕树是一种南国的树,树冠硕大,根深叶茂,其生命力之顽强更是令人折服。种子一落地就生根发芽,气须一垂地就入土成枝,随遇而安,不计较环境,不挑肥拣瘦,独木亦可成林。

  张伯玉在任三年,留下了“三年宋太守,十万绿榕树”的美名。多年后,福州夏季形成了“绿荫满城,暑不张盖”的景象。

  张伯玉是福州史料记载颁布政策鼓励市民植榕的第一人。为了推动植榕,张伯玉提倡户户植榕,种者奖励,并亲自带头在衙门前种植榕树。虽然史书中关于张伯玉编户植榕的记载不多,也找不到具体的奖惩措施,但站在郁郁葱葱的榕树下,享受着绿荫的庇护,亦可遥想当时满城植榕的热闹场面。

  福州人工种植榕树始于唐宋时期,宋代王逵、蔡襄、程师孟、黄裳、梁克家主政福州时都曾倡导民众植榕,但张伯玉编户植榕则是以施行政令的方式发起,百姓也从中体会到官府的良苦用心。此后,榕树在福州大地上真正扎下了根。

  治平年间(1064-1067),郑獬曾向皇帝举荐张伯玉代替他任知制诰,未得批准,张伯玉最终官至司封郎中。神宗熙宁三年(1069年)病卒,享年66岁。

  自古,百姓谁不爱好官?千年之后,张伯玉依然留在榕城子女无尽的思念里。正如后任太守程师孟所赋:“三楼相望枕城隅,临去犹栽木万株。试问国人来往处,不知曾忆使君无。”

  如今,榕树被列入福州市常用园林绿化树种名录库,除了广植榕树,还对古榕立法保护。福州市区现有榕树16万棵以上,分布在全城各个区域,约占全市行道树总量的50.5%。在福州现存的62个品种1455株古树名木中,榕树占了20种885棵,其中上百年树龄的就有600多株,上千年的6株。1985年,在福州开展的市树评选中,榕树毫无悬念地当选为福州市“市树”,1997年又成为“省树”。

  上世纪90年代初,福州市委决定修建一批城市雕塑,打造城市形象,“编户植榕”的张伯玉与王审知、林则徐、严复一同成为福州的城市雕塑,分别立在城区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。

  在榕城子女的心中,榕树就是家,榕树在哪,家就在哪。据不完全统计,福州常住人口中,以“榕”为名字的就有4万多人。

  森林公园内的一株榕树冠幅达到1300多平方米,可容纳千人于树下;省府路裴仙宫内的小叶榕王树周长14.4米,需8个成年人方可合抱;马尾罗星塔公园内的榕树见证了马尾船政文化和马江海战;双抛合抱榕则被赋予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……寿岩榕、人字榕、龙墙榕、编网榕,榕树造型千姿百态,关于榕树的传说更是美丽动人,可谓是“一榕一景一传奇”。

  如今,榕树不只是福州不可或缺的城市风景,其落地生根、四季常青、不畏寒暑、坚韧不拔的精神,早已成为这座城市骨子里的品格,鼓舞着榕城子女开拓进取、奋发向上。

  政声人去后,自有春秋言。纵使宋时的月光已远去千年,这位古代地方官的为民情怀依然如挺立于天地间的榕树,既是“绿色丰碑”,也是百姓心中的“无字丰碑”。(繆淑秀)

版权所有 中共福建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福建省监察委员会 [闽ICP备13019752号]

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