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廉政文苑读书读书论世 读书论世

读《不忘初心:优秀共产党员的入党情怀》

作者: 谢毅

简介:

  90多年的峥嵘岁月中,无数的共产党员在各自的时代中燃烧青春、努力拼搏,为的只是守住入党的那颗初心。他们有的英勇无畏、挥洒热血,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;有的默默无闻、无私奉献,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凡的人生;有的扎根群众、为民谋福,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……他们,是中华民族的脊梁。正是他们对初心的守望,才能把党的事业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,才铺就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基石。

  在“汉语盘点2017”活动中,“初心”一词不负众望地成为年度国内词。那么,“初心”因何受到如此多人的青睐?“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”正是对这一问题的最好解释。初心,是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,只有守正初心,才能取得事业和人生的圆满。对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来讲,也只有慎终如始、不忘初心,才能够在不断变迁的时代下破除藩篱、去除顽疾,实现伟大复兴。

   90多年的峥嵘岁月中,无数的共产党员在各自的时代中燃烧青春、努力拼搏,为的只是守住入党的那颗初心。他们有的英勇无畏、挥洒热血,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;有的默默无闻、无私奉献,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凡的人生;有的扎根群众、为民谋福,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……他们,是中华民族的脊梁。正是他们对初心的守望,才能把党的事业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,才铺就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基石。

  在“汉语盘点2017”活动中,“初心”一词不负众望地成为年度国内词。那么,“初心”因何受到如此多人的青睐?“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”正是对这一问题的最好解释。初心,是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,只有守正初心,才能取得事业和人生的圆满。对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来讲,也只有慎终如始、不忘初心,才能够在不断变迁的时代下破除藩篱、去除顽疾,实现伟大复兴。

 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多次强调“初心”二字,建党95周年大会上“不忘初心、继续前进”的话音掷地有声,党的十九大上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的嘱托引人深思,正是“为中国人民谋幸福,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”的初心和使命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汇聚于党旗下,书写出一篇篇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。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《不忘初心:优秀共产党员的入党情怀》一书,收录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优秀中国共产党员的入党事迹,从赤子之心、担当之心、公仆之心、平凡之心四个方面讲述了38名共产党员践行入党誓词的光辉一生,展现他们保持共产党人精神本色,一心为民的炽热情怀。

  赤子之心

  叶挺是享誉中外的“北伐名将”,令人称奇的是他拥有过两次入党的曲折经历。两次入党相隔20余年,期间时代变迁、沧海桑田,不变的只是守望信仰的拳拳赤子之心。

  叶挺第一次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在1924年。当时还在莫斯科学习的他,看到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实践后深受启发,立即提交了入党申请书。1925年9月回国后,他投身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,屡次重创敌人,为国民革命贡献了巨大力量。但是,后来由于广州起义失败和共产国际的片面责备,叶挺只得含冤“离党”,流亡海外。

 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,叶挺被任命为新四军军长。此时的叶挺已离党十多年,他把自己比为“离群孤雁”,“做梦都想投入党的怀抱”。但是,考虑到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当时国共合作的大局,他决定暂留党外但接受党的领导,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抗日大局,调解国共两党矛盾。

  “皖南事变”发生后,叶挺被国民党反动派非法扣留,无论条件如何艰苦、环境怎么恶劣,叶挺始终大义凛然,视死如归。国民党屡次招纳诱降,规劝叶挺“看清形势”不要“上共产党的当”,劝他:“你现在又不是共产党员,为什么那么愿意替共产党卖命?”叶挺慷慨陈词:“不错,我不是共产党员,可我过去是,可能将来还会是!人都有自己的信仰,我最信仰共产党。中国共产党是积极抗日,真正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救星,所以为党牺牲,我万死不辞!”被关押期间,他还创作了《囚歌》《囚语》,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他坚忍、淡定和视死如归的精神。1946年3月4日,叶挺终于恢复自由,出狱当晚他便写下第二份入党申请书。这一年的3月7日,叶挺终于回归了他心心念念的党组织怀抱。

  担当之心

  陈洪涛是中国共产党担当之心的代表。正如他的名字一样,陈洪涛以对党的忠诚领导了右江地区洪水浪涛般的农民革命,用短短28年的人生书写了“为民为社稷流血,重值泰山”的担当。

  早在学生时代,陈洪涛就敢于同反动势力做斗争,也因此被迫辍学回家。回到家乡后,他没有一蹶不振,继续带头组织了师生群众游行、成立青年救国团等。1926年,陈洪涛正式入党,成为了东兰县第一名中共党员,开启了为党的工作奔波忙碌的一生。

  无论革命形势如何复杂多变,陈洪涛始终保持着对革命的热情,他时常深入战士、群众中间,给他们做思想政治工作,鼓舞他们保持乐观,告诉他们:“革命者要吃得苦才能干好革命。”有一次,陈洪涛到右江下游开展工作,住在一户群众家中。群众见他身上带有不少钱,吃的却是黄豆和青菜,劝他为了革命多补养身子,吃好一点。陈洪涛回答:“我身上是有钱,但这是党的活动经费,一点也不能动用。”群众赞叹道:“守着元宝,饿着肚子,只有共产党员才能做到啊!”

  1932年12月,陈洪涛因叛徒出卖被捕。面对敌人的百般折磨,陈洪涛始终没有屈服。最后,反动派抓捕他的妻子,逼她劝陈洪涛投降。妻子看到伤痕累累的陈洪涛,不禁泪如雨下。陈洪涛安慰她:“革命者的眼泪不能流给敌人看。我既然被敌人抓来,就没打算活着出去,你要坚强,要有思想准备。对敌斗争,只能流血不能流泪。”陈洪涛还将上衣的两颗银扣子咬下来作为最后一笔党费,要妻子设法交给党组织。同年12月22日,陈洪涛被押往西郊刑场,饮弹洒血,英勇就义,但是“打倒蒋介石!打倒国民党反动派!中国共产党万岁!”的话音仍在右江上空延绵回荡。

  公仆之心

  在施甸县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:“杨善洲,杨善洲,老牛拉车不回头,当官一场手空空,退休又钻山沟沟;二十多年住深山,拼了老命办林场,创造资产十几亿,分文不取乐悠悠……”。歌谣讲述了共产党员杨善洲的人生,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公仆之心。

  为官期间,杨善洲淡泊名利、廉洁奉公,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,尽心竭力为老百姓干实事、办好事。他果断放弃把家里人转为城镇户口的机会,他的理由是“我相信我们的农村能建设好,我们全家都乐意和8亿农民同甘共苦,共建自己的家乡”;他断然拒绝乡政府送的救济粮,只因为他认为“村里好多人家连苞谷饭都吃不上呢,接济要接济比我家更困难的家庭”;他甚至亲自下地和群众一起播种麦子,他满身泥土的样子被当时来保山调研的胡耀邦总书记看到,胡耀邦对他说:“像你这样朴实的地委书记不多了。”

  1988年3月,杨善洲退休了,但是爱折腾的他决心要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洲。从此,他登上了“半年雨水半年霜”的大亮山,开始了22年的造林生涯。面对鼠患、野草侵害等自然灾害,茶苗、树苗等受到大面积损失,杨善洲鼓励大家“茶苗毁了可以重新种,人的精神不能垮”“我们种下十棵树,哪怕只活一棵也是胜利”。他承包林场多年,从不领取报酬、补贴,甚至有时还用退休金帮补林场。2009年4月,他把造林面积5.6万亩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国家。有人算过一笔账,整个林场约有1120万棵树,按照每一株30元的最低价,总价值也有3亿元。面对这笔“并不划算”的账,杨善洲只是淡淡一句:“这笔财富从一开始就是国家和群众的,我只是代表他们在植树造林。实在干不动了,我只能物归原主。”

  平凡之心

  雷锋精神是共产党人平凡之心的最生动体现。雷锋的一生是爱党爱人民的一生,他始终在平凡的岗位做着不平凡的事迹,“我把党来比母亲”“我是一个共产党员,人民的勤务员”“我叫解放军,就住在中国”等质朴而平凡的声音,其实体现的是共产党人灵魂深处的信念。雷锋去世时年仅22岁,但他留下的雷锋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。

  郭明义被誉为“当代雷锋”,他沿着雷锋的足迹成长,对党忠诚、热爱人民、爱岗敬业、无私奉献,只为了尽到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。1996年,郭明义任鞍山钢铁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,负责修筑和监护40多公里的盘山公路。从此这条路成了郭明义的“人生走道”,他每天走上走下,一年能走坏五六双工作鞋。采矿场环境恶劣,作为技术干部的郭明义本可以不用每天到采矿场,但他不仅每天待在采矿场,而且总提前2个小时到岗,工作10个小时以上。夏天他顶着烈日指挥修路,曾多次中暑晕倒在工作现场,而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,郭明义一干就是15年。15年里,他常在业余时间奋斗于工作岗位,仅义务奉献的工作日,就将近1900个,相当于多干5年的工作量。在被人问起他这么做图什么时,郭明义总是笑呵呵地回答:“我所做的一切,都是一名党员最基本的责任和义务,都是我应该做的事。”

  事实上,郭明义还是爱心资助人、献血模范。多年来,他共捐款10万多元,先后资助180多名特困学生,累计无偿献血达到6万毫升,相当于自身血量的10倍。他的义举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,他的女儿把父亲比为自己的人生教科书,他的妻子也从未在意总是“迅速清零”的存折,更看重丈夫给自己的28元饰品“钻戒”。

  90多年的峥嵘岁月中,无数的共产党员在各自的时代中燃烧青春、努力拼搏,为的只是守住入党的那颗初心。他们有的英勇无畏、挥洒热血,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;有的默默无闻、无私奉献,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凡的人生;有的扎根群众、为民谋福,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……他们,是中华民族的脊梁。正是他们对初心的守望,才能把党的事业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,才铺就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基石。(谢毅)

版权所有 中共福建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福建省监察委员会 [闽ICP备13019752号]

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